•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logo

中国牦牛乳都甘南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中国牦牛乳都甘南 > 中国牦牛乳都甘南

原来,屹立在合作市中心的羚羊雕塑是这样来的!

来源: 华羚乳品 作者:华羚乳品 时间:2018-08-03

驻足凝望三十载      藏汉两地手足情


——合作市标羚羊雕塑背后的故事






1986年8月18日10时,合作镇“盘旋路”环岛,一尊白色羚羊雕塑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当人们站在这个极具地域代表性的雕塑前,谈论着这座城市的变迁,自豪的向朋友们介绍它时,鲜有人知道这尊雕塑背后,见证了一段三十年前无锡市和甘南州青年联合会难以忘怀的友谊。


“羚羊百兽之灵,自古合作之地,羚羊生息于此,故得羚城之名”。


1985年初冬,一尊用无锡惠山泥捏成的羚羊雕塑被装在盘子里,呈现在大家面前,随即,羚羊雕塑设计方案被确定下来。次年8月,羚羊雕塑在合作落成。






从此这座羚羊雕塑驻足观望,它们目睹了合作三十年的翻天覆地,三十年的手足之情。


当人们站在这个极具地域代表性的雕塑前,谈论着这座城市的变迁,自豪的向朋友们介绍它时,鲜有人知道这尊雕塑背后,见证了一段三十年前无锡市和甘南州青年联合会难以忘怀的友谊。

“羚羊”造型逐渐成型


1985年秋天,无锡市泥人研究所创作员陈钢被时任甘南州青联主席的才宝甲为塑造一座羚羊雕塑邀请至甘南。年轻的陈纲从未见过大草原,作为东道主,才宝甲又将陈钢带到了他的老家甘加。在甘加,陈钢看到了草原的辽阔壮美,在才宝甲家,感受了藏族兄弟的淳朴的热情。在甘加的这些日子,他萌生了为合作市创造雕像的想法,通过大量的采风和文献研究和与才宝甲的数个彻夜长谈中,陈钢接触到了大量的与合作历史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到有关羚羊的民间传说及其背后厚重的文化底蕴,“羚羊雕像”的造型也在陈钢的脑海里逐渐成型。






1986年初,一尊用无锡惠山泥捏成的羚羊雕塑被装在盘子里,呈现在甘南州相关领导面前。随即,羚羊雕塑设计方案被确定下来。


在建设过程中,陈钢和才宝甲为羚羊雕塑的建成想了不少办法,除建筑材料费用外,陈钢及前来援建的三名技术人员的工资和前期衔接人员的交通费用均由无锡市青联及陈钢个人承担。

1986年8月18日10时,合作镇“盘旋路”环岛,一尊白色羚羊雕塑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象征着两地青年友谊的合作城标羚羊雕塑落成,数百名群众冒雨见证了这尊合作城标雕塑的诞生……

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年沧桑巨变,“合作镇”已成为”合作市”,三十年间,静谧的小城不断发展,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宽阔的马路旁绿树成荫,人间香巴拉的美名处处传扬。

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蜂拥而来,在羚羊前留影纪念,而羚羊雕塑,仿佛是存活在所有人心中的精灵一样,以至于让人每次见到时,都平添几分亲切和几分静谧。

雕塑仅仅是个纽带

“故事要从1984年秋天讲起。” 已是花甲之年的才宝甲在接受采访时说。1984年秋天,时任共青团甘南州委书记、甘南州青联主席的才宝甲带领玛曲县牧民参观团赴内地考察参观。

“前期动员工作难度之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才宝甲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依然感慨万千。

当“让农牧民群众去内地考察”,这个想法提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是干劲十足的他想了很多办法,终于促成了这次考察圆满成功。同时,在这次考察中,他与无锡市青年联合会建立了联系,此后,两地青联结也为友好单位,之后,甘南州上百名各族青年先后赴无锡教育学院等院校培训,无锡市青联对甘南的帮助工作就此拉开序幕。

1986年8月,来自无锡市的36名各界青年精英,来到甘南了解经济、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及青年卫生以及青年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并与甘南各族青年开展广泛交流。当时,《无锡日报》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甘南各级青年组织和一些企事业单位把我市青年考察学习小组当作“智囊团”……建立了博拉、立节两所无锡希望小学。”

帮助工作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深入到甘南各个领域,无锡市青联先后共组织50余人次赴甘南开展帮助,在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累计为甘南实施了30个援助项目。智力支边活动在“七五”期间,受到全国青联和国家民委的表彰。


彩虹另一个着地处


在无锡对甘南“智力支边”援助工作中,涌现出一件件让人感动的事和一个个让人敬佩的人,在《无锡日报》尘封的新闻稿件中,这些人和先进事迹得以还原:

——无锡教育学院挖掘内部潜力,破例在计划外招收了24名英语、数学、中文等专业甘南学员。

——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和无锡泥人研究所派出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到甘南进行对口服务。

——孙文华委员虽患腿疾,但她毅然跟随援助工作团来到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与医务组的同志一起上街为藏族群众服务。

——赵国荣委员白天在单位工作,下班就为落实智力支边项目而奔波,他一个人就落实了五个项目。

——我市青联的10位青联企业家委员率先捐款2000元,救助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10名儿童返校学习。

——9月1日,一幢二层楼的教育大楼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博拉乡竣工,博拉乡唯一的中心小学将告别9间坍塌的教学环境,300多名牧民子弟有了一个舒心的上课地方。………


一条条简短的新闻报道,说不尽无锡和甘南两地青联人深厚的友谊和血浓于水的真情。《无锡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彩虹另一个着地处》的散文,作者正是才宝甲。他说三十年后的今天,他回忆起那段时光时,觉得无锡青联委员们正是彩虹那一头的使者。空间的距离、时间的推移,没有阻断两地之间的情谊,反而从三十年前那一刻开始,变得愈发深厚起来。


再续三十年羚羊情


2016年夏天,主题为“甘南情——无锡青联老委员参与民族团结东西互助活动30年回顾”活动举行,曾经参与过智力支边甘南援助工作的数十位老委员再次踏上甘南这片高原净土,再次前往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再次在羚羊雕像前合影,一切仿佛又回到了30年前,而眼前的景象却又天翻地覆。原无锡市青年联合会主席,团市委副书记杨福良在激动地写道:“这是一个血浓于水的兄弟情结,这是一段团结互助的民族佳话。”


老人们在座谈会上,回忆过去的在甘南的岁月。


陈钢说:“羚羊雕塑诞生过程中的藏汉文化交流给予了我无限的创作灵感,并在以后的设计中取得了让我满意的艺术成就。


”杨福良说:“重走甘南路,再续民族情,我看到了当年的无锡、甘南部分青联委员再聚合作,相约在羚羊雕像前,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藏汉团结、兄弟情深,祝愿甘南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是啊,祝愿甘南的明天更加美好!


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甘南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携手各地援建干部,集聚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的强劲力量,攻坚克难努力奋斗,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牧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甘南州地区生产从1986年的2.22亿元,到2017年的135.95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66元,到2017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98元,藏区落后的医疗、教育、人才、技术,思想的都得到了长足的改变和进步。




而这一切成绩和变化,离不开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无数热爱家乡的青年干部、无锡的爱国热血青年、以及天津的援藏干部等一大批人士三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和竭力付出,正是他们,推进了甘南藏区的快速全面发展。


三十年,不单纯是数字的增加,而是一座城市的转折与兴盛,更是两座城市血脉相融的见证,这三十年,不仅仅是真情的往来,而是援藏干部奋斗在甘南的一幅幅壮丽画卷,更是各族干部谱写的一曲曲心手相连的高原赞歌。


阳光慷慨的洒遍合作的每一个角落,驻足在羚羊雕塑前,时光在这里慢了下来,仿佛时间也在这里驻足、聆听,而关于羚羊雕塑的记忆随同时间的潮水涌向了岁月的另一端,羚羊也在用深邃的眼眸凝望着这一片雪域高原之上的纯净之城。


华羚乳品官方服务号

华羚乳品官方服务号

华羚实业集团服务号

华羚实业集团服务号

Copyrights © 华羚乳品集团 陇ICP备17003503号 甘公网安备 62300102000076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